森田疗法的人际观

森田疗法的人际观—如何用顺应自然的观点处理人际关系
—摘自网络

承认“真实的自我”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根本在于:首先承认”真实的自我”,并将它展示在众人的面前。这一点,看去似乎很容易,若一旦付之行动,却是相当困难的。东方人最注意面子,最嫌恶在人前蒙受耻辱。 因出于怕被别人 嘲笑、看不起的心情,便无意中装着一副很懂的样子–我想,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我本人从前就是这 样。森田博士曾就处于这种情况下如何贯彻”顺应自然” 的思想,说过以下这番话。 “为使自己过得轻松愉快、 顺心随意,幸福美满,即便自己稍稍被人认为是一个不 甚完美的人,即使被人瞧不起,看作是个痴呆,对这样 的事也不必介意,坦然处之。具有如此无畏、开阔的精 神,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也将成为一个好人。也就是 说,就自己的理想而言,渴望自己当个好人,但往往与 我的所谓主观愿望相违背,反倒成了坏人;假如自己当 了坏人也不介意的话,结果反倒成了好人。” 博士的话 虽很简洁,但其中蕴含了深邃的真理。也可以说,这是 处理人际关系的真髓之所在吧。

当然,这种”人家怎么看我,我都无所谓”的想法, 同灰心丧气、自暴自弃是截然不同的。灰心丧气、自暴 自弃,二者均意在回避真实的自我,”顺应自然”的思考 方法则与之相反,它是审视真实的自我,换一个别的说 法,即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反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 那种感到被人嘲弄,在人前蒙受耻辱等这类事情确实令 人厌恶。谁都想尽量躲过这类事情。但是在工作中,就 有许多情况是很难回避的。比如在需要进行演讲的时候 ,杞忧型的人随着演讲日期的迫近,甚至变得毫无食欲 。 若问他们”为什么如此讨厌演讲?”他们肯定这样回答 :”自己只要一站在众人面前就会怯场,紧张得连话都 说不清楚。我不愿让别人看到我这个样子,太丢人了。 “面对众人讲话感到怯场,这本是谁都可能产生的心理 状态。造成这种说话紧张、不得要领的状况,是因为内 心存在着”想说得好些、漂亮些”这二愿望的缘故。 在这 里,重要的是承认在众人前易怯场、不擅长演讲这-事 实。当然,将真实的自我主动地展示在大家的面前,的 确是一件令人羞愧、非我所愿之事。但若听凭这样的心 绪和感情的驱使,则于事无补。到头来什么也解决不了 。唯有行动,根据自己意志的支配而变得自由。若因不 愿蒙受耻辱而缺勤的话,那下次再轮到自己演讲时所承 受的压力则将倍增。因此,纵然很不愿意,但无论如何 先行动起来再说。切记,不要奢望自己话说得多么漂亮 ,也不要掩盖因怯场、紧张而使手不断地发抖的现象。 而是应首先向在场的听众表明:”我拙于言辞。”这才是 积极的行动。 如果能采取这样的积极行动,此后的局面 将会产生令人惊讶的改观。当然,演讲时自己的口才不 可能一下子就变得十分理想,但可以看到自己–虽说拙 于说话,却能以现有的实际水平在人前清楚地表述自己 要说的话。这样,心情就会变得轻松,在下次轮到自己 演讲时只需稍动脑筋,就会讲得很从容,很有条理。

积极的行动观
比如喜欢上某人时,假若只在心中感到喜欢而不付 诸行动,那对方是无法知道你有爱慕之心的。因此,唯 有通过写信、生日馈赠礼品,或提出约会等具体行动才 能传达自己的心情。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①曾说过这 样意思的话:”所谓爱对方,并不是自以为是在爱着对 方,而是具体地给对方做些什么。” 也就是说,改变现 状的是行动。同时,它也具有改变性格的力量。 那么, 何谓性格?常听人说:”她非常开朗、直爽。”、”他性格 阴郁,固执,很不好处。”这里所说的”开朗、直爽”、” 阴郁、固执”是通过观察他和她的言行后所作出的判断 。换句话说,所谓性格,也可以说是在别人眼里他(她) 对某事作出反应时的那种癖好、习惯。 若通过行动将这 种癖好或习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那自然是一件好事了 。然而,事实上自认为属于本性阴郁、固执的人大多深 信自己的性格很难改变。正因为抱着这种想法,在言行 上更显得阴郁、固执。其实,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奢望将 自己的性格来个根本变化。 我想,只要改变别人眼中的 自己的癖好或习惯即可。在森田疗法中有这样一句话: “外相整而内相自熟。”意谓:若整饰外形、则心情也随 之改变,内心也得以调整。举个浅近的例子来说,在新 年里身穿盛装正襟危坐,心情就会变得严肃起来,不由 地专心致志地考虑起当年的计划。我曾听说过有的女性 失恋后便随即改变发型的事情。这可以说是一个通过改 变外形来谋求转换内心世界的实例。

总之,不要听凭心绪和感情的驱使,必须把握住自 己应做的事情。也毋须过分地抑制自己的感情,而是顺 其自然,考虑一下应采取什么行动。然后,朝着那个方 向走出半步试试。假如这样做的话,在人际关系方面将 会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转机。将积极的言行用于处理工 作中的人际关系上,首先就需养成”打招呼”的习惯。早 晨上班时,彼此见面精神饱满地说声”早上好”–这就意 味着今天人际交流的开 始。但是,我们都是活生生的人 ,在生活中,始终会遇到诸如情绪不佳,或同夫人吵嘴 而郁郁不快的事情。为此,连打招呼致意的情绪都没有 。即便在这种时候,也需暂时将心绪和感情置于一旁, 主动地向别人打招呼:”早晨好”。这只是做了这一件小 事,而当天的工作却因此进展得很顺利,来工作前就有 的种种不快的情绪,也不知不觉地烟消云散了。

不要分辩和抱怨
过去我本人的性格也好强,所以总不能老老实实地 承认自己的过错,而自己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 肯定做了不少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的事情吧–现在想 来不觉一怔,可谓羞愧交集。因此,处理人际关系的另 一个秘诀就是:不要抱怨、发牢骚、决不在背后中伤别 人,说别人的坏话。

这样去做,人际关系便会改善
人,不论是谁心中都有个”我”字,都有”自尊心”。 谁也不愿受别人的愚弄、轻视,也不想给别人留下坏的 印象。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特别是近来的一些家庭,只 有一个或两个孩子,他们大多娇生惯养,是在家长的过 分溺爱下长大的。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吧,现今缺乏社 会生活经验,不懂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准则的人也就愈来 愈多了。 这些人工作后;首先遇到的难题便是如何处理 好人际关系。若在家里,做什么事都可以随心所欲,但 在单位却不行。上自总经理、管理人员、前辈,一直到 周围同事,他们都是需要你煞费心机地与之相处的对象 。 在这样关系极其严峻、复杂的集体中,如何才能建立 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倘从结论来说,就看你能在多大 程度上把”真实的自我”展示在大家面前了。倘若诸如”不 愿受周围人的愚弄、轻视”、”不想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 这样的情绪十分强烈的话,那必然会竭力装扮自己,夸 夸其谈,自吹自擂。随着这种情况的加剧,即便一无所 知的事情,也要装出一副很懂的样子,并且还说些假话 。 即便是拥有部下的那些人,一旦对其部下产生”不要 受他们的愚弄、轻视”的念头,那就会不知不觉地依仗 权势,发号施令。 但是,人毕竟是诚实的,在虚张声势 ,竭力装扮自己,说别人坏话,背地里中伤别人之后, 他必定会感到良心的谴责。随着这种内疚感的日积月累 ,最终也便成为诱发精神紧张的原因。 假如做好这种思 想准备,即”即使遭到他人的嫌恶和愚弄也不必在意。 那么此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公司,笑也好不笑也好,则 完全听凭自己,这样,便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自然的 人情味也会随之而生。” 上述这番话也为森田正马博土 所说。我想,唯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有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的可能。这就是所谓秘诀吧。

其次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做。这一点看 去似乎很简单,真做起来却很难。每个人心中都有个” 我”字,是非常容易陷入自我为中心的泥潭里的。如: 一味地只谈自己的事情,而不愿听听对方的陈述;为了 引起别人的注意,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夸夸其谈,自吹自 擂。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对于这些方面是很注意的, 即便与对方交谈时,也选择对方感兴趣的或喜欢的内容 作为话题。 对于在商业社会,特别是在推销部门工作的 人来讲,能否圆满地处理好这种人际关系,也是决定事 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关键。 总而言之,只要是为了别人 的快乐、喜悦而高高兴兴地做下去的话,则人际关系必 定会有令人惊讶的改善,特别是将这种做法应用在夫妇 之间,效果之显着简直让我大吃一惊。

人际关系的根本–“不即不离”
“欲接近情人,却又不好意思接近,于是这两种对 立的心理便产生抗衡作用。这两种相对立的心理,其双 方越是激烈、强大,则精神的能动作用越为旺盛。 那些 一味地为神经质者的思考方法,或错误的精神修养所驱 使的人,一方面竭力地否定、抑制自己恐惧心理、羞怯 心理,另一方面又无情地鞭挞自己那种想接近对方的欲 望。其结果,精神的能动作用反而变得萎缩,失去均衡 。 这些人为了想使自己不感到恐惧,便极力地虚张声势 ,以至顽固不化。另一方面又硬想要接近对方,所以一 点也察觉不到此举会给对方带来什么麻烦,最后竟变得 厚颜无耻,不顾脸面。 与此相反,在这两种的心理互相 对立,产生抗衡作用 时,即使去接近对方,也要避免总 是纠缠在一起,即保持”不即”的状态。在对方高兴时便 去接近,在对方感到麻烦、为难时则稍作回避。另一方 面,因为抱有接近对方的欲望,所以即便一时回避也不 要总不接近,而是应极巧妙地捕捉时机,如略微听到对 方说话的声音、或对方有空暇,然后随即上前接近。这 样,即为保持”不离”的状态。 换言之,既非纠缠不放, 也非避而不见,在战略上要灵活机动,这样便能收到极 为适宜的效果。即保持所谓”亲而不熟,敬而不远”的状 态。 那么,这两种因为互相对立而产生抗衡作用的心理 ,其根源是什么呢?这就是上进心,一心想要有所作为 ,有所进步。”(《通向自觉和醒悟的道路》,森田正马 着,水谷启二编,白扬社)。

上面引用了森田先生相当长的一段原话,森田先生 把搞好人际关系的真髓归结为不即不离,即为既不纠缠 ,也不远离的状态。我以为先生的这一准确而深刻的分 析,阐明了这种心理上的构造。 在与别人相处时,要做 到不即不离,说到底是一个距离能否保持得当的问题。 因距离择取不当而贻误人际关系的事例相当不少。若举 一个最易明白的例子,则莫过于恋爱时的情况吧。 假定 喜欢某一女性,遂将自己的爱慕之心传达给对方,同时 希望对方也对自己表示好感。我在”积极的言行”一节里 已经提及,若隐瞒自己的感情,则最终也无法将自己的 爱慕之心传达给对方,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虽说如此, 但纵然不顾一切地到处追寻对方,恋爱也不会取得成功 的。行动是必要的,但要是掌握不好人与人之间相距的 尺度,反而会丧失重要的东西。犹如森田博士所分析的 那样,正因为自己存在着抗衡的心理,所以才懂得与对 方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取得平衡。

森田疗法的人际观》上有 2 条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