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自己适应自己

对上信的回答……根据你的来信希望你今后对生活态度和精神的寄托也要加以注意。所谓“广泛交际……”实际上是一种虚张声势外强中干的虚伪精神,而不是什么在交际方面的学习。人们的行动必须是根据生活需要或者是受个人欲望驱使的结杲。不要去进行那些不必要的交际,自己要经常注意,切莫丢失自己原来那谨慎的态度。一切活动必须经常出自本意才行,这就是去掉虚伪,回归本人的自然状态。

“和人对坐的时候……”和人们的视线相遇时,就一般的自然状态而什么也不必加以考虑,有时候或许也得要把视线移到别处,这是普通场合。但是,特別是对待恋人,或上面的人物,却总得要想出办法很巧妙地把眼光移向别处。只有在对待手下人或小孩子的时候,才能比较沉着地凝视对方。与此相反,天真幼稚的小孩子、白痴、精神病人等,才无缘无故的瞪着大眼看人。而平常瞪着眼看人的人,只有那些自以为了不起。自高自大,傍若无人的人物才会这样。

我即使对自己的小孩或女佣人,也不肯凝视他们的脸。即使是给你们诊断的时候,也绝不轻易地凝视患者的脸,多数是俯视下面,而不直接面向对方。这是我个人原有的性格,其中也有我对別人表示敬畏的心情和个人小心谨慎、决不歧视別人、不压服对方的态度。这也是我个人的一种秉性,所以,决不与人对抗甚或对人强硬,这应该是一个人的态度。我很讨厌那种放心大胆、满不在乎地凝视别人的人,特別是妇女等人。如果缺乏不瞪眼看人那样彬彬有礼的恭敬态度,实在是令人讨厌。

“把自己的丑脸让对方看,使之感觉不快这就是罪过”。这乃是唯我意识的反语。或者说是一种转弯抹角的间接解释,一种自我辩护。而绝不是真正的利他主义,只是一种表面伪善的态度。这种作风的所谓好意或善心,犹如象暴发户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把钱散发给众人,比人表示感激,让人觉得我可以为所欲为地干事情,如果不照我的所想去做,就说他不知报恩,就要对他发火。这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决不是真善。例如,倘若自己很穷,是个瘸子、丑汉子,如果遇到别人议论对此感到不快,那也不是自己的罪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