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自觉地(以紧张的心情)注意某一点时,对此,叫做意识性、有意的或主动注意。否则,在不自觉的时候,则叫做无意识的或不随意的被动注意。
对于这种意识性的注意,可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方面来观察。从时间上看,在精神活动的过程中,外界刺激和身体内部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将带来意识阈限的不断变化。注意的意识性和无意识性的关系已如前述,它们也在不断地出没消长着。
另外,从空间上看,可以对视野加以比较。当注意固定于某一点,而且具有一般紧张状态时,在其固着点的意识最为明确,其周围随着远离的程度逐渐淡化,最后终于到达意识难以覆盖的边缘界限。然而,如果对该固着点的注意力进一步继续加强,将全副精神贯注于此,或者解除精神紧张、处于弛缓状态的时候,就会只注意到此点,而对周围则不甚注意。如果再进一步,甚至连这一点也注意不到,因为受注意的规律性影响,意识状态发生变化,或明或暗、忽显忽消,最后终于使集中注意的自觉性逐渐消失,变成无意识的注意。假如意识的目的性达到极度,则可看作丧失了自己的自觉目的甚或感到自己好象不复存在似的。处在恐怖之中,却又感觉不到什么恐怖;勇气十足,却又感觉不到勇气;虽有信念,却又意识不到自己的判断;虽顿悟透彻,却又意念分离等等。这些都可以用上述注意的原因加以说明。
另外,从催眠术和注意的关系来看,一方面,靠注视法及其他倾注精神的各种手段,使患者逐渐处在固定于无意识注意的状态。同时,在另一方面,运用言语暗示,由术者对患者进行指导,使之固定于无意注意。这时,患者开始进入了所谓全然不念不想的状态,跟随着术者的指导,变成一个行动上无判断、无意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