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住心

对人们健康的注意作用,佛家有所谓“诚无所倚,其心意生焉”的说法。所谓无所住心(译者注:“住”,停留的意思。“无住”,佛家语。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乃万有的实相也。无所住心即分散注意而不集中指向或固着于一点。)是指我们的注意力并不集中指向或固着于某一点,而是全部精力不断移动,注意的指向全面分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接触事物才能随机应变,才能立即采取最恰当的行动对它加以应对。例如在电车上,一面看着书,尽管电车摇晃,不用手抓吊环,也不会晃倒,既未招扒手,还忘不了到站换乘。人们的精神状态要想能够适应这时刻变化的环境,只有在注意力分散时才能做到。倘若这时的注意力仅仅固着于某一个方面,那就必然会发生某种失策。至于说在电车上怎样才会做到这样注意力分布的话,可将全身重量放在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脚虚立着,脚尖着地,拿出体育课上“稍息”的姿势,保持心平气和,不带任何思想倾向,最好是拿出随时准备应急的态度。这种姿势和态度,使身心处于一种不安定状况。因此,精神全盘紧张地适应着外界的变化,是一种可以使注意力自由自在随意活动的状态。

凡属神经质的症状,都是由于注意力单纯固着于某一方面引起的。所以,对它的疗法,要促使患者的精神自发地活跃起来,并广泛地指向外界,改变那种局限性的注意力失调,结果就可以将他引导进入注意力分散的境地。这也就是我对神经质采取的持殊疗法的出发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