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生存欲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需要围绕日常的实际生活,从主观上进行一番观察。例如希望拥有汽车和美人等。这些,虽是人们常有的欲望,然而它们只能是想象中的东西,并非实际的东西。只是在接触社会上多种多样的境遇后才产生的。不过,这些欲望都是绝对不能否定的人之常情。尽管有些人有想否定它的想法。例如怀疑及厌世观念等。但是,只有有了这样的欲望,人类的社会文化才能得以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当受到这种欲望的驱使时,就会出现悖德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因此,只有通过对欲望和努力的调节,才能得到社会条件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协调。
在精神领域中,自然发生起来的所谓纯真的欲望,也还处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各种诱惑之中。所以,许多矛盾或错误的想法,也还很难加以判断。只有从脱离社会的孤立环境去看,才能弄清楚什么是自身自然发动起来的欲望。应该说这乃是一种生命的力量。犹如宝石遇到光芒后才能放射出它那美丽的光泽,草木只有遇到春天才能发芽成长、发挥自己生命的力量。以永远躺在那里睡觉为例,俗话说:“世上再也没有比天天躺着睡觉更舒服的了”。但这只是劳动者在劳苦中的呼声。倘真如此,几天之后,活动欲就会高涨起来,无聊的痛苦则忍无可忍,就会变成:再没有比躺着更难受的了”。这和食欲亢进时出现饥饿的痛苦是相同的,它也可以叫做运动欲或活动欲,是一种生命的冲动现象。当肚子不饿的时候,虽然每日三餐,按步就班,但这时的美味佳肴,只是作为对生命应尽的义务,绝不会吃出食物那真正的美味。对于饭食的真正需要与欲望,只有在饥饿时,才能真正体验到。
当让一个长期卧床的人由室内来到庭院,并让他终日站在阳光与空气中,不知不觉地,他就会产生对任何事物,总想伸手去干的想法。或想打扫庭院的角落,或想照料一下院子里的花木,并对它们进行一番观察研究,甚或想去追究蚁穴的来龙去脉等等。这些都是身心自然发动的表现。当只身独处这种特定环境时,纯真的精神集中指向要干的具体事物时,根本不会出现什么预期感受、价值判断或义务责任感等等。这种情况,恰如饿肚子时,吃清淡无味的茶泡饭,照旧可以痛痛快快地咽到肚子里去,精神上却毫无优虑。类似这种情况,不必再进一步详加解说,只须指出,这些都是我们身心活动的自然现象。这样的食欲或活动欲,如不设身处地地实际体察,光凭理论或想象是绝对不可能弄懂的。
再从日常事例来看,例如修理断了的木屐带或破了的簸箕等等,虽然从未专门学习过或干过,但只要去干,就能完成得很好。这是人类所具有的在生活上,对任何境遇都可以适应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它是人们对要干的事情无所不能这种自信的出发点。如果突然看到走廊里那金丝雀,就会伸手去清扫鸟笼、换水或给喂菜叶。这则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爱的表露。或者有时替女仆烧洗澡水等,这也是出自生活欲望的一些自然活动。它绝不是为了生活或爱抚等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更不是什么社会服务的目的。儿童片刻不停的活动,小狗与大狗戏弄玩耍等等,这也都是一种自然的冲动,是一种欲望。绝不是为了进行什么训练,或想发展智力的目的。也不是那种狭隘浅薄的价值判断或义务观念。
我们的知识,常会起些不好的副作用。例如勤俭节约、礼貌礼仪或科学研究等,很多时候,它们象要把自己的行动嵌进某种思想的铸模。就象自己对着镜子剪头发,剪子常常用反,活动也不能自如。类似这样陷入思想矛盾的事例还很多。这样的思想矛盾,犹如孔子所说的:明德被隐,屡陷自欺,对生存欲望的真实表露就分辨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