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

固执就是偏见

固执就是偏见

强迫观念,常常是由固着引起的。所谓固着,就是不见事物的整体,仅仅从其某一方面来看造成的。人生的苦和乐,就象绳索那样,是两者相互交错结合形成的东西,如果只从苦的一面来看,结果必将如此。人要获取地位或储存财富,对这些欲望必然要有与之相应的努力和担忧。欲望越高担忧也越大。患者就是由于不想舍弃他的欲望,只求否定他的苦痛,看不到对希望的快乐,只固着于努力奔波的痛苦。例如读书恐怖的强迫观念[……]

继续阅读

回归于自然

回归于自然

患者诉说的苦恼本身,是由于开始的精神疑虑,才使其苦闷越发增强。如果使它回到原有的自然状态,苦恼也就立即消散。所谓自然,就是人生经历中客观的实际事实,能遵从其本来面目来认识人生,就会领悟到他人和自己的人生同样都是有痛苦的。能以苦为苦,以恐惧为恐惧,以喜悦为喜悦才好。释迦也就是领悟到如果人生是安乐窝则不安心他认为人生中最可悲的乃是“诸行无常,生者必灭,”如果能领悟到这些才能安心立命。[……]

继续阅读

以我为核心的主观武断

以我为核心的主观武断

神经质患者几乎都常常发泄不满,说什么“其他人全都是身体健康、精神愉快,可就我自己,却忍受着这人们不能理解的烦闷和苦恼”等等。对这种说法可作如下劝导:“这要看用什么标准和什么样的观测方法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全凭你个人来诉说的痛苦和冷热,完全是主观的,自我感受”。但是,对此能很好理解的患者较少,缺乏修养的人就不会懂得。有文化的人,能懂得从月亮来观察地球的形象,但是,能懂得从别[……]

继续阅读

精神的固着

精神的固着
对劝导说服疗法,如上所述是以实践的体会为前提,应该了解患者能够理解的程度,再加以使用。实际上,患者在受其疾病支配期间,把自我固着在疾病之中,很难来客观地观察理解事物。这就和在梦中不能判断事物正确与否差不多。例如上面介绍的患结核恐怖的那位夫人曾说:“我宁肯长麻疯病,也比这揪心的痛苦好受得多!?”但是,倘若她真正得了麻疯,必然会更加悲观、痛苦。不过,要让她认可,也相当困难。另外,该患者的体重[……]

继续阅读

逻辑性说服的弊端

逻辑性说服的弊端

例如有一位35岁的医学博士夫人,开始因被怀疑为肺结核,而遭受疑病情感的折磨,随后便发展成为细菌恐怖和不洁恐怖等。然而,绝不仅只是这位患者,难道说有被医生怀疑为肺结核或肺癌,却不悲观、不痛心的吗?如果什么也不担忧,那他就是痴呆者或儿童。不过,肺结核或肺癌患者,一般并不带有强迫观念,是因为心境正常的人并不这么痛苦,不真正害怕它,没有这么复杂的心理冲突。所谓没有这种冲突,例如象婴[……]

继续阅读

什么是劝导说服疗法

什么是劝导说服疗法

所谓说服疗法,是对因神经症或精神病在思想上出现的错误,通过逻辑性劝导说服,或适应各自的不同情况,运用知识使患者转变,以期治病的方法。

自古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欧美,对妄想或强迫观念,都实行过各种办法。但是,都未超出这些常识性办法的范围,也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弄懂这种妄想或强迫观念产生的病理。例如中国历史上曾有如下的记录:有人对不洁恐怖患者说:“谷物都是由粪土的精华生成[……]

继续阅读

按照我的疗法进行治疗的经过

按照我的疗法进行治疗的经过

患者中,有的偶然会顿悟似的,体会到自己的强迫观念完全是一些无知妄为。有一位24岁的男子,从二、三年前开始出现读书恐怖和计算恐怖,后来已经完全不能读算了。该患者在我的特殊疗法第三期,入院后的第二十一天,正在劈木柴的时候,顺应举斧劈柴的拍节,忽然象电光似的,翻然领悟。患者高兴之余,迅速进入自己的房间,体会着这一心境,冥思苦想地打算记录下来。他的体会,意想不到和过去从我[……]

继续阅读

盗窃恐怖患者的治愈病例

盗窃恐怖患者的治愈病例

一位24岁的农妇,从五年前发病,是自己无意之中引起的。“莫非是我偷了别人的东西吗”?以这种盗窃恐怖为中心,连同不洁恐怖、火灾恐怖、吉凶恐怖等,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强迫观念。到距今半年左右之前,自己一活动,便不自觉地认为由双手引起象似盗窃了这样的恐怖,因此,只好仰卧在那里,身子连动也不能动。再是一吃煮过的东西,就出现象从嘴里出火、要引起火灾那样的恐怖,几乎一年的时间,由于绝[……]

继续阅读

进入恐怖感之中

进入恐怖感之中

强迫观念单纯、理解力较好、比较温顺、又有勇气的患者,只根据上述着眼点进行说服,也能治愈。就象前面介绍的发作性神经症那样,由于是突然进入恐怖之中就可治好。例如赤面恐怖患者中,对不敢乘坐电车的人,“你要鼓足勇气去上电车,就把自己那爆胀的红脸,暴露在众人的面前。”当你这样要求他立即执行时,曾有的患者,通过这种提示,仅仅三、四天就把多年的赤面恐怖给征服了。对这一问题如果只从一个方面来[……]

继续阅读

强迫观念疗法的着眼点

强迫观念疗法的着眼点

本疗法的着眼点在于,首先是要取消这复杂的精神冲突,将它还原到单纯的痛苦或恐怖。也就是要教给患者学会“唯有顺其自然地忍耐下去”,或“想否定痛苦、恐怖,或者想逃避它,或者借题转移目标,或者打算忘掉等,这都不行。”并教他把这种精神态度指导其行动。但是,象杜布瓦及其他一般的说服那样:“要战胜它!”或“要放宽胸怀”等,这些原则的空洞说法都是起反作用的,把这些话语强压给患者,结果就[……]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