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度归档:2023年8月19日

后天性的境遇

关于神经质的先天性素质,也有各种轻重程度上的不同,即使有良好的境遇,养育条件也很适当,但有的从小就有明显的神经质性气质。与此相反,有的从来几乎没有看到过这种气质,只是由于后天的某种机遇性原因,也发生了这种病更有甚者,如有的过了四、五十岁之后,开始得了很明显的神经质。这方面,尤其是发作性神经症这一类型的发病率较高。这种情况,并不是由于什么神经质性的气质,只是因为某种契机使之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便突然把[……]

继续阅读

机遇性原因

高岛平三郎曾将机遇性原因命名为第一印象。例如小孩子受到老师的申斥或曾引起过什么感受时,都会在心中深刻铭记。其中有的会在将来给该儿童造成难以消除的有害影响。这一论点曾经受到过大家的注意。但是,事实上它和弗洛伊德的观念复合体是相同的。

丸井博士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指出小儿时期的教养对神经症的发生,具有重大的关系。下田博士也曾说:神经质是由于小儿期的不好教养造成的。他们对后天的影响都[……]

继续阅读

神经质和体型

对于神经质和先天性体型之间有什么关系的问题,过去从一般的成见来想象,多数认为是瘦弱型。但是,根据我的住院治疗,对精选的确实痊愈者进行调查研究的结果,证明它未必只适合于某种特定的体型。当时曾将它分为肥满型、刚强型(斗士型)、瘦弱型(细长型)和中等型四种,分别进行观察探索。据此,在强迫观念的四十一人中,肥满型六人,刚强型九人、瘦弱型八人、中等型十八人。在普通神经质和发作性神经症的六十二人中,肥满型五人[……]

继续阅读

关于先天性素质

我认为神经质是容易发生疑心病的一种气质,是一种先天性素质。如果是这样,先天性的意义应如何理解呢?它该是通过血统直接将遗传素质承受下来的吧!或者是在母体内的发育过程中,由某种情况引起的吧!再是在出生后,由于疾病或养育上的原因获得这一气质的,关于这种解释,现在还没有可以确定的正确的材料。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必须有待于未来。

松原博士关于神经衰弱症提出过过敏性体质说。但它还不能完全说明神经质的涵义[……]

继续阅读

强迫观念症

所谓强迫观念,是患者把由某一机会得到的感觉或感想,疑病性地看做是病态的异常。由对它的既无感知、又不加思考的抗拒心理引起精神上的冲突而命名的。也就是说:没有精神上的冲突,就没有强迫观念。因此,对于本症的治疗,要使患者对其痛苦当作真正的痛苦来加以体验,只要这种抗拒心理没有了,便可消除强迫观念。精神分裂症初期发生妄想时,有的很象是这种强迫观念症,有时很容易将它误诊。但是,它这时决没有明显的精神冲突。

[……]

继续阅读

发作性神经症

所谓发作性神经症,是我最先命名的。这方面有心悸加剧发作、手足乏力发作、眩晕发作、猝倒感、焦虑不安发作、恶寒、震颤发作,其他如胃痉挛、子宫痉挛等被误为各种疼痛样的发作。这些发作全都是主观上发生的。所以,即使叫它倦怠乏力,但决不是运动麻痹;即使叫它猝倒,实际上并不是意识上的混浊。有时虽然有的患者痉挛发作,但它和恐怖时引起的战慄相同,是一种震颤发作。

这种发作的实质,是一种恐怖的感受。疼痛样发作并[……]

继续阅读

对所谓神经衰弱症的否定

历来就有所谓纯粹是后天性或外因性神经衰弱症之说。以我之见,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病名,而且反倒容易会带来各种误解。对此,简要地说,这只限于对身心的急性或慢性虚脱、或疲劳状态而言。即,这是由于心身的过度疲劳、灾害、伤感、营养不良及其他各种疾病造成的结果,是它破坏了患者本人平素健康时新陈代谢的平衡状态。总之,这时几乎都是体重减轻,故而常常会把它当作首要的目标。这时,身心机能必然呈现比尔德所说刺激性衰弱的状态[……]

继续阅读

普通神经质

普通神经质,是固有的神经质,也可叫做狭义神经质。过去,一般叫做先天性或体质性神经质,或叫慢性神经衰弱症,或脑神经衰弱等。

另外,有的学者曾把神经衰弱症分为脑性、脊髓性、其他心脏性、消化器性、或生殖器性等许多种。但是这样划分只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外形上的分类,在病的性质上或治疗方面都没有多大的意义。这只不过是从患者症状的某种时机,尤其是固着的症状命名的。

某患者,苦于便秘和胃弛缓,从十四[……]

继续阅读

神经质的三种类型

从以上讲过的内容来看,按照我的观点,针对神经质的实质加以论断,并根据其单纯与复杂等差别和情况,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普通神经质,发作性神经质,强迫观念症。以前曾经另列疑心病,共分为四种。但是,根据后来的经验,因为它和普通神经质几乎很难明确分开,所以,确定将这个类型去掉、并入普通神经质之内。

过去的学者们对于这一分类未能充分注意。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神经质的实质,只是从症状的外貌来考虑分类[……]

继续阅读

注意的指向与固着

神经质患者常说多梦或有某种强迫观念浮现,这可以用完全是因为注意的指向与固着这种意识活动的关系来加以说明。

我们如能仔细地考察自己,每次睡醒时都会发现几乎必然是做了梦。但一般却很少记住,所以一般人所说的不做梦,实际上并不是没做,只可以说不过是没记住罢了。因为一般人睡醒后立即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刺激信息的包围,意识活动不断变化起来,梦境又往往与现实生活无关,所以忘得未留痕迹。因此,即使是位常说从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