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暗示,一方面是运用某种言语或外界的影响,使之获得一种信念;另一方面是使他自己内部产生的感觉或想法,顺势转化为信念,并力求使其信念脱离推理判断,使这种无批判状态直接影响到身心或直接表现在行动上。由自身内部引起的可叫做自我暗示。
所谓信念,就是一种直观性的情感上的判定,是相对于逻辑性判断的一个名称。情感上的判断与逻辑判断比较,恰恰好象将视野向中心缩小似的,使注意一味儿地只向这儿倾注,而对周围[……]
所谓暗示,一方面是运用某种言语或外界的影响,使之获得一种信念;另一方面是使他自己内部产生的感觉或想法,顺势转化为信念,并力求使其信念脱离推理判断,使这种无批判状态直接影响到身心或直接表现在行动上。由自身内部引起的可叫做自我暗示。
所谓信念,就是一种直观性的情感上的判定,是相对于逻辑性判断的一个名称。情感上的判断与逻辑判断比较,恰恰好象将视野向中心缩小似的,使注意一味儿地只向这儿倾注,而对周围[……]
当我们自觉地(以紧张的心情)注意某一点时,对此,叫做意识性、有意的或主动注意。否则,在不自觉的时候,则叫做无意识的或不随意的被动注意。
对于这种意识性的注意,可以从时间上和空间上两个方面来观察。从时间上看,在精神活动的过程中,外界刺激和身体内部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将带来意识阈限的不断变化。注意的意识性和无意识性的关系已如前述,它们也在不断地出没消长着。
另外,从空间上看,可以对视野[……]
我们精神话动的进行过程,是自然的、本能的、沿着适应自我保存所要求的方向流动转换的。就象水往低处流那样,山谷的流水,或潜入地下、或曲曲折折、或拍击岩石、或积满深渊,但是,最后终于还是要流入大海。所谓感受阈限的构成,是我们在发挥身心机能作用努力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紧张感的强弱产生的各种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新鲜刺激或体验,就要有较多的注意,并伴随较强的意识,对于习惯了的平凡的信息,则不要求很多的意识[……]
刺激和意识的关系
下面解释一下刺激和知觉的关系。对我们的身体,施加某种限度以上的内外刺激后,就会传递给躯体一种变动的信息,在植物神经或运动神经的机构中引起反射或运动。例如睡眠时,因膀胱充满尿这样的刺激,便会引起蜷曲腿或觉醒等动作,用毛发之类东西触动他的颜面,他也会不自觉地用手驱赶。当这种刺激达到某种程度以上的强度时,就开始在这儿产生一种引起某种感觉或情感的自觉反应。
发生这种自觉反应的境界线,[……]
精神现象——联合作用
我认为意识一词,不能解释为能力方面的或活动性质的涵义。因此,我不愿使用意识活动或潜意识的作用等说法。我感到对于意识只能做为一种状态来加以理解。在解释说明精神现象时,对弗洛伊德那种随随便便地以目的论观点只顾顺应着某种趋势加以说明的作法,我感到很不满意。我认为应该拿它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经常如实地科学地进行观察记述。现在,在说明关于注意和意识两个问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就一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