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归档:2013 年9月

真正的人将对自我有所期望

小孩子们好容易学会走路的时候,能跨越几寸高的门坎走出屋门,心里就十分高兴。这是对自己实际能力发展的一种自豪和喜悦。当我们自己只身一人独处某地,与别人毫无来往时,对拴木屐带或烧洗澡水等等事务,也要不断勉励自己必须加倍努力去做,并自我欣赏那成功的自豪与喜悦,这和儿童跨越门坎后的自豪与高兴是完全相同的。有谚曰:“君子慎独”。这和“真正的人将对自我有所期望”的意思不是十分相仿吗。谈到烧洗澡水的问题时,一小[……]

继续阅读

躺着睡眠最难受

所谓生存欲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需要围绕日常的实际生活,从主观上进行一番观察。例如希望拥有汽车和美人等。这些,虽是人们常有的欲望,然而它们只能是想象中的东西,并非实际的东西。只是在接触社会上多种多样的境遇后才产生的。不过,这些欲望都是绝对不能否定的人之常情。尽管有些人有想否定它的想法。例如怀疑及厌世观念等。但是,只有有了这样的欲望,人类的社会文化才能得以发展。但在另一方面,当[……]

继续阅读

缺乏恐怖的人

另外,还有素质本身就属于意志薄弱的人。如流浪者,习惯性犯罪者、嗜酒者等,都属于其中特征较明显的。这些人缺乏生存的欲望,所以也极少有死亡的恐怖。他们的欲望十分浅显简单,脾气变化无常,拿他们和小孩子的精神状况相比较最容易理解。由于不定性,所以,时常出现冒险行为,或离奇古怪的行为。据新闻报道,曾在太平洋战争时期被誉为玄武门勇士的一个享有盛名的人,后来寛然沦落为盗窃犯而被逮捕。类似这样的暴虎凭河之勇,在这[……]

继续阅读

欲望的各种表现

此处拟对生的欲望这种现象从客观上略加观察分析。在生物学中被命名为自我保存欲、繁殖欲、种族保存欲的,都属于这种生的欲望。在对它们进行客观性描述时,常常使用冲动、行动、活动这类的词语。如果按照人的年龄分别加以观察:婴幼儿的生命活动还没有得到充分地发达,只不过象是芽虫的蠕动那样,心里一不痛快就折腾哭闹起来,或进一步要求其他的保护。一阵的不愉快过去之后,就又安安静静地甜睡起来。即使给他做外科手术,也只是在[……]

继续阅读

不可能不加思考

现在,拟对思想矛盾的问题,列举一个极为不可思议的例子。就是我说过的神经质(俗称神经衰弱症)患者时常为了“不愿意去想那些无聊的事情,不愿意发生那些讨厌的想法”而想方设法努力回避,或为此而痛苦不堪、懊恼不巳的问题,但是,通过接触身边事物,产生某种感受、涌现某种想法,这是人们在生存期间绝对不能否定的一种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断炊不食,也可以裸体不着衣物。但是,唯独不用脑思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这和想让冬天[……]

继续阅读

欲望与痛苦的冲突

生的欲望越大,死的恐怖也越大;伴随着生的欲望的逐步变小,死的恐怖也会逐渐变小。死的恐怖表现严重的人,显示了他生的欲望旺盛而缺乏死的恐怖的人,业已证明他的生存欲望也已经丧失。在这各种不同程度的生存欲望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生死问题。倘若完全进入生与死的无限度的境涯时,则属于常说的数学中的正数、负数和无限大,就不存在生死问题。例如,在愤怒或爱情发展激化到极点时,就会完全忘却死亡。而惊愕、恐怖到达极点时[……]

继续阅读

欲望与恐怖的相对性

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是和上下、大小、有无、生灭、迷悟、善恶等同样相对应的事物。就象没有上则没有下,如果没有生的欲望也就没有死的恐怖。既没有绝对的有和无,也没有绝对的死的恐怖。用相对原理来解释是最容易理解的。根据相对原理观察事物的现象时,首先必须确定进行此项观察的人及他的立足点。如果不对此加以决定,其观测结果就会出现各种各样,也决不会得出一定的结论。无论是物体的大小、速度、重量或色调,都会由于观察人[……]

继续阅读

主观性看法与客观性见解

欲望和恐怖都是主观世界的心理活动。只有自己本身才能感觉得到的某种情绪概括。这种情绪,可以发动起来成为孜孜不倦奋发努力的动力,成为抗拒威胁生命的各种因素的阻力。是我们生机蓬勃不断发展或面临死亡不堪辗转等客观观察得到的现象。对于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命名为生的欲望或称作死的恐怖,只不过是单纯运用我们的观察,通过类似比较,和自己进行的对比、推测。也就是说,这样的主观和客观未必能够经常保持一致。倒不如说在多[……]

继续阅读

《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目录页

致读者
前言
译者附言
、什么叫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文化发展带来的弊端
医源性危害和售药广告的危害
一般常见病与神经衰弱的关系
装腔作势的粗浅认识
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
真正的神经衰弱症
关于疑病性素质的学说
大难当前唯有舍车保帅
就医52人次的重症神经质患者
因心脏搏动大吃一惊
神经质的症状并不是衰弱
神经质是怎样发生的
我大学时代的体验
疾病感受的固着
白隐禅师的神经衰弱
最擅长的就是悲观
神经质怎样才能治愈
归顺自然
大多数40天即可[……]

继续阅读

本疗法的原理

心理矛盾

所谓思想矛盾,是我对“但愿如此”、“必须这样”的思想愿望和实际情况,即预计的结果相反,因而发生了矛盾等情况暂定的说法。

所谓思想,是对事实的记述、说明或推理。而观念只不过是某一事物的名目或暗语。它们可以比喻为在镜子中的影子。这种影射出来的影像就是思想或观念。由此可知,观念或思想,不可能经常是按照原样直接相等于原始事实或实体的。

人们并不了解这种观念和实体之间的差异,常常依据个人的思[……]

继续阅读